——來自織造分廠的報道
九月,丹桂飄香!在這收獲的季節里,聯發紡織織造分廠也迎來了豐收的喜悅!繼整理分廠、染紗分廠蹲點后,又來到了織造分廠調研、分析,從優化流程、用工狀況、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入手,提出一系列的管理變革要求,通過織造全體職工的努力,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一、從細處入手,控制能耗降低成本
從八月份開始,分廠針對氣耗消耗過大問題,專門成立以廠長助理徐怡兵為首的專項攻關小組,通過不斷的調研排查、堵漏、管道改造等,逐點解決漏氣隱患。先后堵漏的有10多處,有效的遏制了空壓氣泄漏。九月份,分廠組織對噴氣織軸輔噴開度及相關氣閥進行調整,現在經測算能耗變化單臺噴氣織機氣耗在原有基礎上下降約15~20%。同時,分廠完善相應的管理控制措施,明確責任人,對氣耗做到有目標、有計劃監管與控制。在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分廠氣耗從9月12日以后單臺織機空壓氣耗氣量僅是北區小單元單臺織機耗氣量的95%,同比9月11日之前平均下降約為11%左右,比小單元平均單臺氣耗下降5%,創兩個月來最好水平!
針對分廠機物料消耗的情況,分廠對中轉倉庫機物料申購以及物料領用方面進行了相應的規范以及控制,重新確定了申領責任人權限以及領導審批責任制,并對領用數量進行了明確的規范,加大了審核力度,堅持品種的“以一換一,用一領一,以舊換新”原則,通過兩個月的努力,分廠在物料消耗上也得到了合理有效控制,非規范領用現象得到徹底根除。劍桿機物料消耗從0.18元/米降到目前的0.07元/米。
二、人員重組、提高質量
九月份分廠在薛總的指導下,對劍桿區域強化質量控制改革試點,將原有的日班質量監控改為現在的三班全天候質量監控,撤除原有日班質量員,改為現在三班質量員24小時對布面質量檢查反饋。同時撤除原有的日班調機員,改為三班調機員24小時服務,提高了三班設備調整、問題的處理及時性。通過近一個月的運行,布面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首布合格率在原有的40%左右,上升至目前的70%以上,三等品率從原有的8%下降至目前的4%左右。同時三班機工維修壞機情況明顯得了控制,壞機停臺率明顯下降。
三、工作職能合并,減少用工
分廠通過跟蹤調研發現現有部分管理流程以及用工配置存有較大的改進空間。針對穿綜男工配置現狀以及相關問題,優化工作流程,精減用工,重新組合配置。根據錄入員工作的特點,對相應的工作流程進行更改,將原有三班錄入員的工作,分解至三班18名組長,從而將三班錄入員減少至目前一名日班錄入員。針對緯向管理的特點,對緯向管理工作重新作了梳理,將原有的全車間四個緯向車間合并為噴氣與劍桿兩個緯向車間,并對緯向工作流程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將原有的全車間27名三班緯向倒筒發緯工調整為目前的20名,合計精減管理人員4人,無定額人員26人。節約用工成本100萬元/年。
細節決定成敗,我們將繼續從人員組合、流程變革、改善勞動工具上進行改善和調整,進一步的提高坯布下機質量,降低成本,提升布機效率。我們堅信,只要我們鎖定目的,沖出現有的思維模式,大膽的創新、全分廠上下一心,我們定會取得更加喜人的成績。
織造分廠 王忠梅